媒体中心

牢牢把握大健康产业发展机遇

牢牢把握大健康产业发展机遇

时间:2020-03-30

       大健康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体系中向居民提供预防、治疗、康复等服务的产业,按业态划分,包括健康管理、医疗医药、康复智能、养老养生四个领域。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但市场前景广阔,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大大提升了全民的健康意识,毫无疑问将为大健康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疫情刺激大健康产业逆势成长

       据预测,203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预计达到2.4亿人,这将是医疗健康消费需求极为庞大的一个群体。《“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健康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部委密集出台相关法规,为大健康产业开辟绿色通道。由于疫情告急,社会资源立即向防疫物资生产倾斜。疫情冲击下,中国面临较大经济增长压力,但新冠肺炎疫情也同时刺激大健康产业逆势成长,使其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此次疫情更是大大提升了大众对疾病的防治意识,构成短期内健康需求的触发点,大健康产业也成为令人瞩目的“新蓝海”。从技术层面看,我国科研持续投入将赋能医疗产业,在优化产业效率、提升供给能力同时,也拓展了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空间。

       厦门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先发优势

       发展大健康产业,厦门可谓具足先发优势。首先,大健康产业在厦门有强大政策支撑与各级政府扶持。2019年,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海沧区建设国家生物医药三大产业聚集区。厦门市委、市政府把十大千亿产业链之一——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加以推动。厦门市各辖区也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如思明区出台《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暂行办法》,对引进大健康产业人才、推动医疗信息化等确立了明确的激励标准。其次,厦门已形成了一定的大健康产业集群,具有先发优势。2018年厦门大健康产业产值就已经超500亿,优秀企业更是登陆科创板。随着政策落地和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厦门大健康产业将进一步凸显产业集聚带来的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再次,厦门具有充足的人才储备,可满足大健康产业发展需求。其中光生物医药领域,厦门就聚集了高端专业人才154人,包括两院院士5人。另一方面,厦门科研院所林立,便于推动产学研融合以缩小人才缺口。疫情中大放异彩的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就是厦门的成果。第四,大健康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大健康产业盈利周期较长,按照传统金融审核,会因融资难丧失发展机遇。厦门市作为海西金融中心,金融资源丰富,投资机构众多,能够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实现金融赋能大健康。

       在打造特色产业链上落实落细

       要抓住当下重要的发展机遇,就要充分发挥厦门自身的竞争优势,以生物医药、医疗信息化和康养产业为抓手,精准发力。首先,厦门在生物医药特别是海洋生物医药领域,拥有扎实的科研与产业基础。产学研合作已取得可喜成绩,如宫颈癌疫苗、戊肝疫苗等国际先进疫苗在厦门研制成功并进行批量生产。依托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厦门已在海洋动植物高新技术加工领域打造出一条独具海洋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链。继续在有关细分行业发力,将进一步放大已有产业的集聚效应,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其次,厦门的医疗信息化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跟踪随访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充分运用信息手段开展随访,各地要依托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努力做到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出院随访档案等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诊治与健康管理的全闭环,这也是未来医疗服务的发展方向。厦门软件园为医疗信息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储备,倘若抓住这一政策机遇期,可以为厦门软件园释放巨大的市场空间。第三,做大做强康养产业,厦门拥有优质的生态资源、旅游资源,只要补足医疗资源短板,就可以大大增强康养产业的竞争力。缺乏医疗资源支撑的康养项目就会变成纯粹的文旅项目、房地产项目,也就丧失了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机遇。因此,厦门应抓紧补短板,强弱项。

       加强政府支持引导补链强链扩链

       大健康产业有其特殊性,兼有商业和公益两大特性,因而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引导。公益属性是指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公益机构作为国有资产,以社会效益作为衡量标准,体现的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和效用,具有不能直接反映为经济效益的正外部性。这次疫情也充分证明了公益机构在大健康产业中的主体地位不能丧失。鉴于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特别是引进中高端专业人才,为我市健康产业大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二是招大商招好商,促使大项目尽快落地落实,为大健康产业补链强链扩链,培育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三是设立大健康产业引导基金,同时加强政策引导,为大健康项目提供急需的金融支持;四是鼓励创新,除了激发企业研发投入,还要发挥好自贸区的作用,创新制度设计,在进口研发用材料、试剂盒和设备制造等领域给予必要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