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区域协同 挖掘特色 做好大健康产业

区域协同 挖掘特色 做好大健康产业

时间:2020-04-14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将带来哪些机遇?如何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找准自己的定位、目标和路径?4月11日,我区举行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来自川渝两地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为我区加速发展大健康产业积极建言献策。

       抢抓重大战略机遇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省商会会长陈放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必将深刻改变川渝两地的战略位置、区域能级和发展格局,也为两地更好地融入全国乃至全球经济大局提高了竞争力。

       “如何才能抓住这个重大的战略机遇?”他建议,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务实推进。具体而言,一是在大平台方面,可以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健康产业合作示范区方面主动思考并发力;二是在大创新方面,可以积极谋划筹建大健康产业研究院,推动打造大健康产业的区域创新中心;三是在大联动方面,可以推动组建跨区域的产业联盟,联合国内外的科研机构和专家资源,举办高端论坛;四是在大市场方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市场主体的作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招大引强、招大引优。

       “大健康产业是双城经济圈的一个重要经济类别。”四川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工程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工程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唐柳认为,基于这一点认识,南川应加快大健康产业的要素聚集,实现大健康产业的规模化、特色化发展;同时,尽快梳理本地大健康产业体系,在业态上可充分依托和发挥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良、旅游资源优厚“三优”禀赋,突出生态、康养、健康医疗等产业,并以泛旅游、康养为牵引线,通过区域协同来加速融入双城经济圈,把品牌真正塑造出来。

       擦亮金佛山这块“金字招牌”

       “我认为,南川要发展大健康产业,就必须打好金佛山这块牌子。”四川省大健康产业协会秘书长杜其文表示,金佛山本身就是一座宝库,在核心区内一定要保护好,在核心区外要充分利用,“如何利用?除了发展旅游业外,还要以第一居所和第二居所的形式不断开拓高端医疗、养生产业,打造渝南黔北的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康养和疗养型的专科医院,形成相对固定的消费人群。”

       专家们认为,要擦亮金佛山这块“金字招牌”,南川有两个现成的模板可以借鉴。

       第一个是瑞士的阿尔卑斯山。“金佛山被称为‘东方的阿尔卑斯’。事实上,阿尔卑斯山不仅有旅游,而且有成熟的健康产业链,这些健康产业说一千道一万,就是治未病。”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学院、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天府杰出科学家、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段俊国说,如果南川能够站在治未病的角度去发展健康和养生产业,相信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第二个模板是吉林的长白山。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院长、二级研究员陈浩表示,长白山的人参天下闻名,吉林也合理利用了长白山的资源和招牌,做大做强健康产业链,“我想,南川也可以参考和借鉴吉林的做法,把金佛山的玄参做成一个大产业。”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当今世界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专家们认为,南川要加速发展大健康产业,必须补上人才这一“短板”。北碚区政协副主席、西南大学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昌华表示,大健康产业需要专业人才,而重庆的大健康产业人才培养以西南大学为主体,接下来西南大学将计划成立相应的大健康产业学院或研究院,“因此,我们希望加强与南川的校地合作,联合打造产学研用的平台,加速成果转化。”

       重庆市人民政府驻四川办事处主任刘太明则认为,人才能为高质量发展和大健康产业提供技术支撑,重庆和四川两地在医疗卫生领域的高校资源富集,每年都有大量的硕士和博士毕业,如果南川能够建立一个招才引智的工作站,把人才引进来,甚至筹建一所以大健康专业为主的大学,相信能对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起到“助推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