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话说咸宁大健康产业

话说咸宁大健康产业

时间:2020-08-19

       健康产业横跨三次产业,具有产业链长、覆盖面广、拉动消费作用大、吸纳就业人口多等显著特质,被誉为21世纪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产业、希望产业和朝阳产业。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绿色发展,提出了“大旅游、大健康、大文化”战略部署,加快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

       咸宁凭什么能发展大健康产业?

       从产业基础来看,咸宁发展大健康产业有底气:

       食药材种植业初具规模,仅沿幕阜山片区集中药材种植面积16.62万亩,产量5.73万吨,产值约12亿元;

       健康医药产业稳步发展,2019年,全市24家规上医药企业工业产值56.96亿元,初步形成了医用卫材、医疗器械、医用敷料、医药制剂、中成药制造、药用包装等门类的医药工业体系;

       健康体育产业来势喜人,我市共有体育企业319家,体育个体经营户556家,通过“体育+旅游”模式,各项赛会引领体育消费热潮;

       健康养老产业率先示范,作为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市,全市以不同方式提供医疗服务的养老机构95家,引进社会资本42.6亿元。

       从综合优势来看,咸宁发展大健康产业有人气:

       咸宁不仅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生态良好、文化深厚,而且资源富集。含氡温泉治疗皮肤病举世无双;幕阜山有药用植物166科1313种,占湖北省药用植物总数的46.59%;金刚藤被评为第一批湖北省道地药材“一县一品”10个优势品种之一;麻塘风湿病医院“镇氏风湿病马钱子疗法”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我市大健康产业目前仍处于自发的起步阶段,由于氛围不浓、组织不强、底数不清、规划不明、政策不优、项目不多等因素的影响,在发展壮大过程中,还存在诸多“营养不良”问题。

       如何对症下药,加快把咸宁大健康产业打造成特色产业增长极?

       一句话:高标准谋划,高位推动。

       怎么谋划?

       在思路上谋划,明确将大健康产业作为咸宁的重要支柱产业来发展,在全省全国制造影响,增强引力。

       在机制上谋划,理顺健康产业发展的管理机制,统筹引导推进各专项产业规划任务的落实。

       在信息上谋划,全面摸清我市大健康产业的基本现状和基本底数,精准提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发展速度。

       在规划上谋划,科学编制发展规划,把发展大健康纳入经济发展指标考核,科学有序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

       在政策上谋划,围绕大健康产业全产业链要素,出台我市大健康产业优惠政策,全力构建大健康产业生态圈。

       怎么推动?

       对此,市卫健委主任李华平认为,咸宁大健康产业亟需“拔苗助长”,要围绕大健康产业开展大招商、引进大项目、搭建大平台,全面引爆健康产业。

       在医疗撬动上,发挥特色优势,进一步打造在全国有更大影响力的皮肤病、风湿病专科诊疗机构。同时,整合医疗资源,支持市中心医院、市中医院建设幕阜山省级医疗卫生中心,支持市第二人民医院建成高水平的鄂南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

       在项目带动上,围绕沿幕阜山脉和长江沿岸的医康养全域旅游特色线路,打造全国知名的健康生活目的地,以项目为抓手着力培育一批健康食药材基地、生物医药制造基地、高端健康服务管理基地、中医药旅游示范基地等,通过招大引强、项目示范带动产业链升级。

       在平台驱动上,通过产业规划、盘活闲置资源等方式,打造一批大健康产业园区,依托园区招引项目、集聚资金和吸引人才,打造富有竞争力和科技创新力的大健康优势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