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不孤,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大道不孤,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时间:2021-07-26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从推进全球抗疫合作,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到加强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从深入参与改善全球贫困治理,到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中国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2014—2015年西非埃博拉疫情暴发,中国向塞拉利昂抗击疫情提供多批及时、急需的援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塞拉利昂援建固定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并开展应急工作。我有幸成为实验室的一员。
塞拉利昂卫生系统薄弱,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大。中方援建的三级实验室是我国第一个高级别、配置齐全的实验室,并在建成后不断优化升级。几年来,实验室从只能进行单一埃博拉病毒检测,发展到可检测26种病毒、10种病原细菌以及疟原虫,并具备基因测序技术,建立起针对发热和腹泻病人的基于症候群的多病原主动监测系统。
2020年12月10日,中方专家指导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援塞拉利昂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当地员工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资料图片
从埃博拉疫情到新冠肺炎疫情,实验室在塞拉利昂抗击传染病过程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实验室被指定为塞拉利昂新冠肺炎检测国家实验室,并于2020年3月检测发现了塞拉利昂首份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样本。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实验室与塞拉利昂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先后参加近百次疫情防控专题会议,交流抗疫经验,参与塞拉利昂防控疫情相关策略和技术方案制定。实验室的主动作为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塞拉利昂迅速建立风险预警平台,并帮助当地卫生健康系统平稳运行。
中方不仅为塞拉利昂提供诸多技术与物资方面的支持,还开展多轮培训项目,增强了我国公共卫生管理人才力量。实验室自建成以来,先后培养了13名本土技术人员,其中5人被推荐到中国留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自2017年以来,作为塞拉利昂全国生物安全培训基地,实验室累计举办培训班23个,在全国范围内培训超500人次。
我本人正是培训项目的直接受益者。进入实验室后,我不仅在这里接受了密集培训,还于2016年10月前往位于北京的中国疾控中心完成了为期3个月的学习。在实验室工作的每一天在我看来都是宝贵的学习机会。实验室建成以来,中方先后派遣约200名中方专家来塞工作,与他们的接触让我受益良多。他们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倾囊相授的态度都令我印象深刻。
有关培训项目还推动了塞拉利昂的疫情防控工作。今年3月以来,中方专家组先后3次举办针对新冠病毒样品采集和实验室检测方面的专业技术培训班,累计对60余名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中方专家不仅传授理论知识,还帮助我们的卫生工作者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目前,在中方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实验室的塞拉利昂工作人员已能独立完成采样、检测等工作。
对我来说,在中国援建的实验室工作,绝对称得上是改变人生的经历。我的专业知识曾储备不足,而如今,我已经能够自信地把从中方专家那里学到的知识传递给我的同仁们。在实验室开展的一期关于疟疾防控的培训课程中,我也成了授课者之一。
相信许多接受过中方培训的塞方人员都与我有着同样的感受,我也一直在鼓励我的同事们多参加培训。5年前在北京的所见所闻令我至今难忘,中国疾控中心精良的设备和成熟的技术让我深刻认识到,塞中双方仍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再去中国考察学习。
实验室见证了塞中友谊。中方倡导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我十分期待两国之间的紧密合作与良好关系能在此愿景下进一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