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以科创之力助推大健康产业发展

以科创之力助推大健康产业发展

时间:2021-09-08

       在一幢多层大楼里,大大小小的现代化实验室紧密排列,身着白大褂的实验人员,熟练地操作着先进的仪器,对具有地域特色的岭南药食同源资源进行深度研发。这里是位于高新区(江海区)的江门市大健康国际创新研究院,江门市药食同源资源开发与利用院士科创平台坐落于此。“依托院士科创平台,我们希望从中发现新的化合物(结构),将来研发出更多防治疾病的健康产品或药品,助力江门大健康产业发展。”江门市大健康创新研究院院长助理吴日辉博士介绍。
  聚焦岭南药食同源资源研究
  江门市大健康国际创新研究院是由五邑大学和江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作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主要开展公共卫生产品、药品、食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等大健康产品相关的研究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及相关人员培训、检验检测、档案储存等工作。
  “研究院设立以来,我们致力于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我市的创新资源,集聚国内外大健康产业技术要素和成果,大力引进和培育大健康领域的核心技术、成果、机构和小微企业,积极构建、打造本土化的高素质研发团队。”江门市大健康国际创新研究院商务经理区燕虹介绍。
  基于此,江门市大健康国际创新研究院大力引进中国科学院相关院士团队,建立起了江门市药食同源资源开发与利用院士科创平台。
  “设立院士科创平台后,我们获批了江门市创新科研团队引进资助项目,得到了600万元的科研经费支持。”吴日辉介绍,依托院士科创平台,他们把新会陈皮、恩平簕菜、牛大力等岭南药食同源资源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以新会陈皮为例,该院士科创平台通过利用化学、生物、医学等研究手段,进一步掌握新会陈皮发挥药用功效的物质基础,得知它对哪些疾病具有哪些方面的治疗或预防功效,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创新技术优化,研发小分子靶向药物、保健食品等相关大健康产品。
  “这一领域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院士科创平台设立后,我们成功搭建并完善了药食同源资源药效物质基础和活性评价的研究开发平台,在科研平台基础、研发团队实力等方面有了很大提升,为我们未来开展创新性的研发工作、承担重大科技项目、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等铺平了道路。”吴日辉说。
  引进一批高端科研人才
  每一件大健康产品背后,都是久久为功的研发创新,而这离不开作为“第一资源”的人才队伍。
  自设立以来,在院士团队的带领和指导下,江门市药食同源资源开发与利用院士科创平台已引进多名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博士后,补充药物化学、生物学和药理学等研究背景人才,完善团队人员结构。
  “院士团队的科研视野、思维、能力都是远远超过我们的,其指导对我们非常重要,带来的是格局性的转变。”吴日辉直言。更深刻的改变,发生在引才育才领域,“江门在大健康领域人才储备并不丰富,院士科创平台设立后,我们引进了一批高端科研人才来到江门。”区燕虹说。
  不仅如此,依托院士科创平台,通过高端科研人才“传帮带”,有关科研项目团队成员快速进步,不仅科研视野、思维、能力等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更逐步形成了一支梯队结构合理、科研实力较强的本土化工程技术研究队伍。如今,在强化团队的基础之上,立足于大健康国际创新研究院,该院士科创平台还携手相关单位建设了一批科研平台。比如,与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共建了江门市本地首家I期临床研究试验中心,2019年2月已完成项目建设并获得资质认证,正式启动运营;2020年1月,研究院二楼SPF动物实验室和大健康与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实验室完成建设。
  研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江门市药食同源资源开发与利用院士科创平台与我市大健康产业携手同行,正迸发出越来越澎湃的科创能量。
  据了解,自该院士科创平台设立以来,有关研究工作已取得丰硕成果,现已累计联合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件,制定标准2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这些成果为岭南特别是江门特色药食同源植物品种的深度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例如,该院士科创平台参与制定的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牛大力及干制品》已于今年8月份完成,待通过后将实现把牛大力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的目的,确保产品规范化进入市场,政府部门的市场监管也将实现有据可依。
  “这些年,依托院士科创平台,我们搭建并完善了相关的研究平台,进行了一批科研成果的孵化和转化,吸引了一批高端人才和企业聚集,形成了一支梯队结构合理、科研实力较强的人才团队。”吴日辉说。
  由此,院士科创平台项目的实施,为我市药食同源资源研究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力量,促进了本地药食同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推动了大健康产业、农业等相关领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