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催生健康潮,营养品市场持续升温
疫情三年,让中国消费市场的变化日新月异。我们看到有的行业一夜入冬,但也看到有的行业异军突起。其中,在特殊时期焦虑氛围和全民健康意识提升下,医疗健康产业成为了现今最炙手可热的“风口”之一,而营养品也在多元化的需求中提速发展。
辅酶Q10、益生菌遭抢购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逐步松绑,全国多地阳性感染数量陡增,由此掀起了一波接着一波的抢购热潮。但值得关注的是,人们除了备足必需的药品外,还疯狂囤积营养品,从与肠道健康挂钩的益生菌,到与心肌炎挂钩的辅酶Q10……都是人们哄抢的对象。
据了解,由于新冠可能会引发病毒性心肌炎,出现心跳过快或心脏节律异常,严重的话会引发心脏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出现猝死。因此,人们对心脏保健的需求增加,从而带动了“辅酶Q10”销量走俏。
资料显示:辅酶Q10也可以叫“维生素Q”,具有抗氧化、激活细胞呼吸、提高人体免疫力等作用。它为许多重要器官如心脏、肝脏和肾脏供能。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辅酶Q10能够改善心肌细胞氧供,但尚无明确证据可以断言其可以预防心肌炎。目前市面上销售的辅酶Q10保健食品,批准功能均为增强免疫力和抗氧化。
当“海外头号流行毒株XBB.1.5很容易传播;感染症状除了发热、咽疼、全身疼痛、流鼻涕外,还会侵犯消化系统;该变异毒株已经在国内被检测出”这一系列信息出现后,益生菌也迎来了一波销量高点。
乳铁蛋白、DHA、维生素等营养品品类需求大涨
除此之外,在疫情防控和国家战略的推进下,大众健康意识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营养品进入消费者的购买清单。根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2120元,增长0.2%,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6%。
从《2022全家营养第四餐消费趋势洞察》中了解到,三餐之外的“第四餐”,即每天补充保健营养品,已经从个人健康管理演变到全家守护。
从备孕及孕期的叶酸、DHA、维生素、蛋白质等,到婴幼儿的乳铁蛋白、益生菌、叶黄素、钙铁锌等,再到青少年(4-18岁)的DHA、胡萝卜素、益生菌等,以及中青年的维生素、花青素等,银发老年的辅酶Q10、胶原蛋白、深海鱼油等。
据了解,DHA是大脑和视网膜磷脂膜的必需组成部分,但它不能靠人体自身合成,只能通过外源摄入来补充,并且只有足量补充才有营养价值,所以最简单便捷的方法就是,直接选择DHA。
因此,被誉为“脑黄金”的DHA风头正盛,成为了许多企业布局营养品矩阵时的关键品类。中研网预计,到2022年全球DHA市场规模将达到52.6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4.58%。
同样的,乳铁蛋白是母乳中重要的活性蛋白。有大量研究表明,乳铁蛋白可以调节机体对铁的吸收,具有抗感染、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对机体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
也正因如此,乳铁蛋白被应用于各类产品中。根据CBNData发布的《2021酸奶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含乳铁蛋白乳制品及奶粉品类的消费规模,近两年来的复合增长率超过300%,是整体品类的10倍。
此外,近年来,婴幼儿群体频现早产、过敏、苯丙酮尿症等问题,这也让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也称“特医食品”“特配粉”)市场需求澎湃,向外展现出庞大的消费潜力。